最新的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“7~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”就提到,辅食添加是满6个月起逐步引入各种食物,首先添加肉泥、肝泥,强化铁的婴儿谷粉等富铁的泥糊状食物!
图片
跟10年前的膳食指南不同的是,10年前建议孩子添加的第1种辅食就是米粉,也就是婴儿谷类食物,但是现在却建议孩子一开始吃就可以吃肉泥,或者是肝泥这些含铁比较丰富的食物,为什么呢?
因为铁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别重要,铁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运送氧气,当铁充足的时候孩子的氧气就充足,特别是大脑氧气充足的时候,孩子反应力会更快,记忆力会更好。
但是如果孩子出现缺铁的情况,大脑氧气不足,孩子的大脑就会昏昏沉沉的,反应不快,就是我们成人也是一样的,一旦缺铁就整天打瞌睡,而且昏昏沉沉的,反应能力下降。
而孩子在胎儿期的时候,从妈妈体内带来了大量的铁储存在体内,这些储存的铁能够用5个月到6个月左右,所以孩子出生后5~6个月,无论是喝母乳还是喝奶粉里面铁的含量并不高,主要用的是储存的铁,但是到了孩子满6个月,身体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殆尽了,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外界来补铁。
图片
外界补铁的话需要的量还是挺多的,孩子在6个月之前每天需要0.3毫克的铁,到了孩子7个月之后,每天需要10毫克的铁,这9.7毫克铁的差距就必须要通过辅食来补充。
图片
所以我们建议孩子在添加辅食的时候,一定要尽早的吃肉,可以第1口就开始吃肉泥或者肝泥,如果第1口吃的是米糊的话,也要尽快的给孩子吃肉。因为肉里面的铁是血红素铁,它的吸收率能高达20%以上,而米粉中的铁吸收率会相对比较低一些。
而且肉里面的铁含量也是比较丰富的,特别是动物的肝脏里面的铁含量,不仅吸收率高,还非常的丰富,所以我们建议孩子在添加辅食的时候,第1个月就要给孩子吃肉。
图片
给孩子吃肉的时候吃什么肉?肉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特征一:瘦肉
也就是不要吃肥肉,肥肉里面含有大量的脂肪,会增加孩子消化的难度,可能会导致孩子拉肚子,而且肥肉里面铁的含量也是非常少的,不能达到补铁的效果。
特征二:泥糊状
孩子在刚开始添加辅食的第1个月吃的是泥糊状,无论是米糊还是肉类,都要打成泥糊状,可以买成品的肉泥,也可以自己用搅拌机或者是碎肉机把它打碎,但是打碎之前要把瘦肉上面的一些白色的这些筋膜给去掉,因为这个筋膜大人都嚼不碎,更何况是孩子,所以要纯瘦肉才行。
图片
特征三:新鲜的肉
我们给孩子吃的肉是新鲜的肉,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。
最好是当天买当天给孩子做,不要给孩子吃腌制的肉类,因为腌制的肉类里面含有大量的盐和添加剂,不利于孩子的健康。
图片
而孩子吃多少呢?其实孩子刚开始吃的时候量是比较少的,可能就吃1~2口,7~12个月的孩子每天的肉类是一两左右,可以每周给孩子吃一次的或者两次的动物肝脏,但是每次大概也就是20克,也就不到半两的肝脏类,这样可以很好地给孩子补铁。
给孩子吃的肉不用多,但是也要适当的吃。
图片
给孩子吃肉要怎么吃呢?第一:要清淡
也就是孩子的肉里面不需要加盐,不需要加其他的调味品。
第二:烹饪方式
主要是蒸或者是煮。
第三:尽可能搭配其他的食物
比如说搭配胡萝卜,搭配一些菜椒,里面含有维生素C,能够促进铁的吸收。
图片
所以你知道怎么给宝宝吃肉了吗?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